时间:2019-10-22
来源:党院办、《音乐研究》编辑部 作者:欧阳平方
“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研究暨樊祖荫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顺利召开
时间:2019-10-22
来源:党院办、《音乐研究》编辑部 作者:欧阳平方
由中国音乐学院主办、《音乐研究》编辑部协办的“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研究暨樊祖荫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于2019年10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亚奥国际酒店顺利召开。
此次研讨会以“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研究暨樊祖荫教授学术思想研究”为主题,分有“中国传统多声音乐研究”“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研究”“樊祖荫教授学术思想与学术贡献研究”三大议题。本次研讨会名家荟萃、高朋满座、门生齐聚,学者们从不同的学术视角围绕主题进行了纵深探研与交流,实为中国音乐界之一大盛会。
开幕式由党院办主任高缨教授主持。院长王黎光教授在致辞中,对樊祖荫先生学术研究理论进行了简短回顾,充分肯定了樊祖荫先生在中国音乐学院的教学改革、理论体系建设等方面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他指出,学院正大力推进“中国乐派”“8+1”“思政+X”的本科教育标准改革,且已将樊祖荫先生的五声性调式和声、传统多声部音乐的学术成果直接运用到和声、复调等课程改革中,做成了很多过去没有做成的事情,体现了中国作曲技术理论以中国音乐为主的教学改革精神。
在会上致辞的还有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原主李松先生、沈阳音乐学院副院长冯志莲教授、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王耀华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伍国栋先生、澳门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戴定澄先生(以上二位贺词由张天彤教授代读)、中国音乐史学会洛秦教授(陈荃有教授代读),大会还收到了西安音乐学院、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等的贺信。
课题汇报环节,由科研处处长陈楠博士主持,她详细介绍了樊祖荫先生的国家重点课题“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形态研究”的情况,并宣读了鉴定专家组的结项意见。
随即,作为此次研讨会的主角——樊祖荫教授向大家介绍了自己此前所承担的四个课题情况,这让与会者集体感知到了先生在中国音乐理论体系构建过程中的实际践行。先生认为自己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亲人、学校、学生和朋友的关心与帮助,要永远怀着感恩之心。而后,课题参与者王硕、刘雯、陈甜(欧阳平方代读)分别进行了民族器乐、歌舞乐、说唱、戏曲部分的多声部音乐课题研究汇报。
研讨会发言共分八个单元,正式参会发言计41人,在为期一天半紧张而有序的研讨中,与会者的发言内容主要聚焦于两大部分:一是围绕樊祖荫教授的为人处事之品格与原则;二是围绕樊祖荫教授的学术研究、治学理念。其中,围绕樊祖荫教授的为人处事之品格与原则板块,乌兰杰、梁茂春、陈铭道、张欢、刘桂腾、薛罗军等学者通过具体、真实的事例,介绍了樊祖荫先生作为一位学者、研究者、教育者及兄长同辈,对学生、后辈、下属的关爱、关怀与影响。第二部分围绕樊祖荫教授的学术研究、治学理念,又可再分为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学术内涵与治学理念三方面。有关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刘康华、王萃、邓伟民、王进、王小玲、王文、王安潮、夏滟洲、马学文等学者围绕我国早期音乐创作中和声运用的民族风格、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民族性与现代性、民族特点和声教学与实践探索以及樊祖荫先生在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领域的贡献等论题展开了论述。关于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王小盾、孙凡、陈坤鹏、张应华、楚卓、刘永福、苗金海、佟占文、吴涤等学者围绕传统音乐记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宫调话语以及少数民族多声音乐个案等论域进行了细致阐述。涉及樊祖荫教授学术内涵与治学理念部分聚集了较多发言人,罗艺锋、陈荃有、张伯瑜、蔡际洲、徐平力、金铁宏、张天彤、徐敦广、李祖胜、樊凤龙、赖登明、凌崎、哈斯巴特尔、欧阳平方等学者,从音乐学家的知识构成、文本书写能力与规范、学术成就与影响、音乐教育教学、学术研究理路、学术著述等论题进行陈述。
值得提及的是,本次研讨会的主持人和评议人,因时间关系虽无安排具体发言,但他们在顺利完成各自“职责”的同时,均别开生面地围绕自身与樊祖荫教授之间的“缘份”进行了生动地呈现与阐述。而这些无不说明了樊祖荫教授的学术情怀、人文关怀与开阔的胸怀。
此外,19日晚上的“安达组合音乐会”,是专门为本次研讨会进京演出的,是研讨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艺术学院杨玉成教授作为整场音乐会的策划人,认为安达组合的音乐是一种“自我为体”与“自我为本”的创新,它不以西方音乐的创作为基础,而只是借助先进的技术来表达草原的传统音乐。那音调、节奏、旋法、音色、诺古拉等音乐构成因素保持着鲜明的蒙古族音乐风格特征,让所有在场的听众均体验到了蒙古草原的深邃与浩瀚。
闭幕式环节,由研究生院院长王萃教授主持。赵为民教授作学术总结,高度评价此次会议是一次横跨多学科领域的盛会。他表示,会议的圆满成功充分体现了樊祖荫教授在学术与人格两方面的巨大感召力。
最后,由中国音乐学院党委书记王旭东教授致闭幕词,对研讨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对樊祖荫教授致以诚挚的祝福!他指出,樊祖荫先生严谨治学的学术精神、对中国音乐体系理论体系建设矢志不渝的追求、以及对中国音乐教育体系的倡导与奉献是最值得珍视和学习的三个宝贵精神。
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发展背景下,中国音乐理论体系的构建处于“正在进行时”,需要几代音乐学子为之努力。此次“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研究暨樊祖荫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的胜利召开,既是对中国音乐理论体系建设已取得的宝贵经验和学术成果进行的一次详细梳理和总结,更是对未来中国音乐理论体系建设提供了清晰思路和学术研究路径,也预示着中国音乐研究与中国音乐教育伟业即将迎来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