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1-28
我校研究生赴安徽开展学术论坛、专题讲座、艺术采风系列交流活动
时间:2018-11-28
2018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依托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院“人才培养质量建设——研究生培养——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项目,我校研究生院副院长张天彤、培养办教师姜萌、音乐师范教育中心副教授任恺带领我校7名博硕研究生赴安徽开展学术交流及采风活动。
(一)
11月29日,第一场学术交流“研究生学术论坛”在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举行。开幕式由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汪海元主持,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领导及师生与我校师生共同参加了此次学术论坛。我校副教授任恺和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师朱玉江担任主持人、评议人。
论坛中,我校4位博硕研究生李琳倩、潘晨、鲍明伟、关诺敏分别就宋代教坊四部、管建华音乐教育哲学思想、核心素养下的音乐课程改革、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区域特征等问题进行陈述,提出了自己的学术思考与见解。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4名研究生曹栋、文雪、孙子男、徐涛分别围绕宗法制下明清徽州礼俗仪式音乐、弗莱雷对话式教学对初中音乐欣赏课的现实意义、“上海之春”二胡赛事的音乐人文叙事、威伯恩晚期作品中的“预构”及其对整体序列的预示等话题进行讨论。现场学术氛围浓厚,问答交流深入,与会师生受益匪浅。
29日下午,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师范教育中心副教授任恺开展题为“音乐教学的世界品质与中国气质——从国外音乐教学法的微观解析到中国创新性音乐教学体系的宏观建构”的专题讲座,以音乐教学如何在“世界品质”和“中国气质”间找到平衡点为主旨,从当下音乐教学所存在问题的时代背景和现实困境入手,思考探寻了未来创新性音乐教学理论体系的构建问题。任恺副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述、新颖的上课方式赢得了在座师生的热烈反响和一致好评。
讲座结束后,两校负责人各自分享了研究生培养工作经验,就研究生教育管理问题展开了深度交流。
(二)
11月30日,我校研究生院副院长张天彤带领我校师生一行前往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开展了此行的第二场学术交流——两校“青年论坛”。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周之虎出席论坛,副院长张建华主持论坛开幕式。周之虎院长表示:当前正值安徽艺术学院筹备组建的关键时期,非常欢迎中国音乐学院师生来校交流,大大促进了我校学科发展及学术水平提升。我校张天彤教授致答谢词,对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的发展做出肯定与期待。
在“青年论坛”上,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音乐舞蹈系主任孙来法教授担任主持人,我校张天彤教授、任恺副教授为评议人。中国音乐学院4名研究生王福鸿、邓洁、鲍明伟、吴京津分别围绕中国音乐史学专著的“线性”“非线性”音乐思维、智化寺京音乐研究现状与思考、“核心素养”下的音乐课程改革、民族管弦乐《侗乡》的音乐语言特征,以及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3名青年教师王玏、潘捷、薛业浩分别围绕安徽新音乐发展的历史研究、安徽灵璧周家唢呐班的生存现状调查研究、系统论视野下的作曲技术理论课教学论题展开论述。通过两校师生深度学术交流、探讨,进一步增强了两校师生对学术前沿动态的关注。通过现场演讲,也提升了我校研究生的思维灵敏度和语言表达能力。
30日下午,我校张天彤教授应邀在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学术报告厅开展《中国原生民歌赏析》讲座。张天彤教授从原生民歌的概念解读入手,介绍了“原生态民歌”的内涵与其在中国的兴起历程,并结合音视频和现场示范演唱进行讲解。当日讲座现场座无虚席、掌声不断。讲座过后,我校师生又观摩了安徽师范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的特色课程。
(三)
12月1日,我校师生前往素有“民歌之海”美誉的当涂进行采风,当涂民歌艺术馆馆长张红燕带领大家参观了艺术馆,并作了详细介绍。在张红燕馆长的组织带领下,十余位省、市级非遗传承人为我校师生演唱了20余首当涂民歌,歌中所蕴含的丰富内涵以及演唱者真挚的情感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张天彤教授在总结时称赞当涂民歌体裁的丰富性、题材的人民性、传承的持续性、情感的真挚性,并对当涂民歌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充实的学术交流和采风活动,使我校博硕研究生开拓了学术视野,提高了学术素养,锻炼了实践能力。学术交流涉及音乐史学、音乐教育学、传统音乐等多个专业领域,包含思想层面的阐释、具体音乐作品的分析、传统乐种的生存研究和音乐教学方法探讨等,既有宏观的理论研究,又有微观的个案研究,加深了同学们对本专业及跨学科研究的思考与认识。论坛外的实地采风调研也让同学们有了许多新鲜的体验,深刻感受到“田野”的魅力与意义。
此次赴安徽的学术交流活动成效显著,两所高校的相关负责人均表示希望能将此类交流活动持续下去,形成长效、常态化的交流机制。